English

历史老人的钟爱

1999-09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●出版人语     □苏叔阳 我有话说

我们正面临千年的更替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赶上这种机遇,我们的双脚正在迈上另一个百年与千年的始发点,这是历史老人对我们的钟爱。其实,21世纪到来的那一刻,世界并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,新纪元只是提供我们总结过去寄厚望于未来的契机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这一次世纪之交的“五个一工程”的评选就显得格外重要。

“五个一工程”评选的组织者在工作上是热心与细致的。以我本人的感受来说,我的作品《中国读本》,从项目策划到出版印刷,都融入了中宣部、辽宁省委宣传部、新闻出版局和辽宁教育出版社有关朋友的心血。他们在我写作过程中,为我找资料、校改稿件,又组织有关专家审读,帮助修改书稿,他们是这本书的最初的读者和评论家,他们的工作作风正是所有“五个一工程”评选组织者共同的作风。他们关心作者、帮助作者的精神令我格外感动。

就作者而言,谁都希望自己有写不完的“杰作”。追求精品的意识应当是作者们的共识。当然,精品是要靠时间与读者来检验、评判的。然而超越自己,竭尽所能,精益求精毕竟应当成为作者写作的追求之一。优秀的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明的代表,不是每个作者都能成为这种代表,但几乎没有一个严肃的作者不想成为这种代表。因此,“五个一工程”评选中一贯禀承的“精品意识”是应当大加阐扬的。要想有一支高素质的创作大军,产生一批不负时代民族需要的优秀作品,“精品意识”是十分必要的。

我们的生活变化极大。看一看窗外北京的市街,就会感到变化正在我们脚下展开。然而任何物质技术的进步都不可能单独完成人类社会的进步,如何生动活泼又沁人心脾地解决人们认识领域的百万个为什么,应当是所有社会科学工作者、作家、艺术家们的任务。“五个一工程”的评选,注意到从历史的、文化的、艺术的各个角度阐扬爱国主义、民族精神、优秀道德和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,积极向上的人生观,是件极好的工作。这种热心育人、树人、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,应当引起我们的崇敬。

我是一个普通的作者,也曾做过普通的教师,倘无意外,我大约会活到2000年,也可以算是跨世纪的新人。我之所以写《中国读本》这本书,无非是希望将中国文明的ABC更广泛地普及于群众之中。至于何为中国文明的ABC,我总结与提炼得是否准确,还要就教于广大的学者与读者,不断修改不断提高。但我可以负责地说,没有组织者与出版者的鼎力协助,我是无力完成此书的。这里我要对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致以衷心的谢意。假若这谢意也能表达所有获奖作者的心意,则引为极大的荣幸。

新世纪的脚步声已清晰在耳,我们希望新的世纪是美好的,我们更愿意为这美好的希望而竭尽绵薄。光荣和我们祖国同在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